陈团结:用影像记录时代
发布于:2024-04-26 14:07   

  “喜欢摄影是一件幸事,也是一件苦事,用时髦的话说:‘痛并快乐着’。”在陈团结看来,既然选择了相机与这个世界作为对话的方式,就有自己的观看之道。每个人也有不同的取舍和选择,有人喜欢记录日常生活的变化,有人热衷于飞禽走兽花花草草的拍摄,有人偏爱涉猎神奇大自然和野生动物,这都是每个人喜好不同,门类没有高低之分,雅俗之别。而他的人生选择也印证了这一点。

  陈团结,机械设计专业毕业,入职工厂,兜兜转转,最后却“沉入”新闻行业,做起了文字记者编辑,直至摄影记者,这一切,都写满了“机缘巧合”和“偶然为之”。

  然则,兴趣爱好是一切的动力,因为爱好文学,喜欢写诗歌,也曾想着像路遥、陈忠实、贾平凹一样当一名作家的陈团结,似乎注定要走上不同一般的职业道路。

  “也曾经写作、发表过诗歌,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转行做了一名新闻工作者。究其原因也许是分配在工厂工作了2年,在每月不足百元工资时,却花500多元买了相机,半年后丢了,又花了1000元买了第二台,这在当时也算是‘天价’了。于是1997年转行,先做文字记者,后来因喜欢摄影又转岗做了一名专职的摄影记者,一干就是二十四五年。”陈团结回忆说。

  促成他坚定选择摄影行业的原因还在于,1993年奶奶去世时,因为没有一张遗像照,只能画了一棵草代替,这给了他很深地触动,“人活一世,最终连张照片也没留下。”提及此事,陈团结不无遗憾。

  作为一名媒体的摄影记者,陈团结每天也会为发稿而烦恼,为任务所累,特定的身份意味着要不停地去跑新闻现场,车祸、矿难、火灾等现场,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。

  “我不在新闻现场,就在去新闻现场的路上”,一个个冷冰的新闻不断击打着他的心。“要是让我选择,我更喜欢拍一些非突发的新闻,比如拍摄民间的故事、民俗的生活,这样的照片虽不刺激,却像陈酿一样越久越醇越香。”陈团结坦言。

  虽是把爱好做成了职业,但他也羡慕的是那些没有时间、资金困扰,可以自由拍摄的影友。他们出于喜欢而摄影,进而钻研、学习;同时作为爱好,没有作为职业的痛苦,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自在拍摄、创作。“我觉得越是放松的状态下,越容易拍出好照片。”

  如果说入行多少带着偶然因素的话,成为摄影大家却和他后天的努力与钻研密不可分。“勤能补拙”,陈团结这样概括总结,“摄影于我已不仅仅是份职业,而是我全部的生活。”

  这二十多年间,他既关注即将消失的《老油坊》《黄河筏子客》《手工造纸》《最后的马帮》《老手艺人》,也有聚焦年轻人时尚生活的《酒吧舞者》《外国艺人中国淘金》,也有传统民间生活的《关中细狗撵兔》《守望秦腔》《陕北道情》,更有科技方面的《小试管孕育大生命》《电力天路》《戈壁摊上的小点号》《微观世界 多彩的人体细胞》等等,题材丰富,类型多样,在举起相机拍摄的许多个瞬间,不经意间刻录下了时代前进的步伐,其中不少画面已经随着时间一去不返,成为珍贵的影像记忆。

  “小时候,听说过的新鲜事情层出不穷,新名词也在不断涌现。”在陈团结看来,每一件事既远又近,远的感觉遥不可及,近的却像就在身边,期望用自己的相机为这些变化中的事物留下影像。

  有人说:“摄影,介于瞬间与永恒之间,是当下与历史之间的桥梁。”瞬间对应当下,而永恒对应历史。陈团结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,“时代的变化就在我们身边”。

  “拿起相机,不要犹豫,也不要抱怨没啥可拍的,千万别错过了好镜头,把影像留给后人,让他们通过影像了解曾经的故事——让摄影一定要赶上这个时代,记录下这个时代。”他解释道。

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拿着相机似乎也选择不出好的拍摄题材,陈团结经常给身边的影友说,题材就在我们身边,朋友、家人、孩子,都可以是长期拍摄的对象,而且省时省力。“没事时可以转转公园、街头,也许里面人们的衣着服饰,发型,甚至锻炼的方式都在不经意间发生变化,这些都可以成为记录的目标。”

  出门带相机是陈团结的习惯,一年365天,不敢说天天拍照,350天总会保证。“城市街头是我在做选题空隙时的一种弥补”,在西安生活了20多年,随手拍、刻意转也有10年多,慢慢积累中,不但拥有了属于他的个人记忆,岁月还一并将他的照片一起沉淀为这座城市的一本影集。

  抓拍生活也被生活抓拍,记录历史时也被历史记录——陈团结说,他希望看到的是:每一幅照片都有生命,瞬间延续为永恒,彼此镌刻下时光的印记。

  “我更多关注的是人,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。即便是拍摄场景,我也希望其中有人。选择画面中有反差、有瞬间、有情感、有对比,我会毫不犹豫地按下快门。”多年来,陈团结以满腔热忱和无限专注,慢悠悠地在这个热爱的城市里行走,寻找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和闪光点,一往情深地陷落在他的坚持与守望里。

  或跋山涉水,或远涉重洋,陈团结总是奔赴在找选题或是拍摄的路上,乐此不疲。

  拍摄《乞丐之变》系列时,为了更深入、直观的展现这一群体的真实生活,他独自在西安拍了一个多月,躲在钟楼顶上拍,跟着走进他们的居所拍,最后深入他们的家乡甘肃岷县拍,而也正是他的真诚与执着,才有了关于“乞丐之变”这一群体的时代记录。

  拍摄《最后的马帮》选题时,十余年间他的足迹踏遍了云南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等六个省份,拍摄了13个马帮群体,生动再现了马帮人靠马帮谋生、养家的不易,同时,伴随着交通发展,马帮也已渐行渐远,他的照片真切记录着时代之变。

  用时一个月沿着黄河源头到入海口,自驾三去川西,自驾穿越罗布泊无人区、哈拉湖无人区、腾格里沙漠等,这些宝贵的人生经历,扩充着他生命的广度和深度。

  “行走是一种生活、工作的方式,我也喜欢行走,不过行走的地域不一样,拍摄不一样题材。有一些题材也许在生活中不经意间就会出现,但大的题材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”陈团结这样分享关于行走的感悟。

  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”,这句话用来形容陈团结再贴切不过。“能用影像记录、见证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,我是幸运的;能以摄影专题(组照)来表达我的观点和思想,我是幸福的,图片故事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影像叙述方式,期望能在长时间的关注中,让岁月慢慢成就它的深度。”他说。

  随着时代发展,文图时代逐渐没落,陈团结也顺应时代发展,从2018年开始学习拍摄视频、剪辑视频。2019年、2020年先后多次受邀为腾讯网“中国人的一天”栏目拍摄了《自强妈妈》《光棍村之变》《丐乡之变》《盲人卖鸡蛋36年》等文图和视频专题;2021年年底一部反映西安市疾控工作者防疫抗疫工作的纪录片《和你在一起》在西安首映后引起很大的反响,媒体纷纷给予报道。

  目前,他正在把以前拍摄的《苍凉西部》《穿越罗布泊》《介休琉璃-延续千年的灿烂》《世界非遗-西安鼓乐》《守望秦腔》等众多专题逐步视频化,希望以一个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大众。

  已出版《终南隐士》《终南访禅》《民间纪事》《山居的智慧》《陕西小吃小识录》(贾平凹/文)等文图书。

  2003年、2010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“抗击SARS优秀摄影工作者”、“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”荣誉称号。

  代表作有《终南隐士》《守望秦腔》《巍巍终南》《抗战老兵》《失落的家园》《最后的马帮》《丐乡20年之变》《渭水秋歌》《细狗撵兔》《生活在西安的外国人》《中国标语》等。

  作品被中央档案馆、中国摄影博物馆、广州美术馆、徐肖冰侯波艺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。

  作品受邀参加德国、法国、奥地利和平遥、大理、三门峡和丽水等国际国内摄影节展览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 
 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58号
电话:400-777-0055
联系人:门徒娱乐
主管QQ:门徒登录
邮箱:门徒注册
网址:http://www.milktec.cn
脚注信息
Copyright © 2012-2022 门徒娱乐公司 版权所有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